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授予单位 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期刊>中文期刊>青海教育
期刊封面
月刊  1957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青海省教育厅
主编: 郭风波
ISSN: 0529-3502
CN: 63-1006/G4
地址: 西宁市五四西路35号
邮政编码: 810008
电话: 0971-6310554 6302573
Email: qhjybjb@163.com
网址:

青海教育

分享到:
Qinghai Education

本刊是青海省教育厅主办的综合性刊物。

  •     目录   << 2016年 007 期 >>
41. 小学音乐教学浅析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叶双梅    作者单位:德令哈市第二中学
音乐作为艺术的一种,在陶冶人的情操、增强人的感受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小学是培养学生音乐感觉的重要阶段,在音乐启蒙中占有重要地位。新课改对小学音乐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应重视音乐教育,创新教学机制,激
关 键 词:音乐教学 问题 对策
42. 单元知识自主梳理总结法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王琪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单元知识自主梳理总结法”是笔者基于“学习金字塔”学习方式,指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学以致用,自主、独立完成单元语文知识的总结和梳理,加强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的过程。通过循序渐进的学习,巩固基础
关 键 词:单元知识 自主梳理 方法
43. 运用化归与转化思想求二元函数最值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兰国云    作者单位:大通县第二中学
求二元函数的最值问题既是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又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其求解方法灵活,并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一般是运用化归与转化的思想,将其转化为熟悉易解的问题。
关 键 词:二元函数 最值 化归与转化
44. 对我省高中学校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张建国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课程建设是学校内涵发展的核心,关系到人才培养的方向和质量。本文从如何理解教育和人才的内涵入手,阐述如何基于学校实际进行课程建设的策略,分析了本省部分学校课程建设理念和实施措施,并提出了建议。
关 键 词:课程建设 内涵理解 实施策略
45. 对中学计算机教学实践的看法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桑格加    作者单位:共和县电教中心
通过阐述中学计算机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了学生对现有教学模式兴趣不足、学校对计算机课程重视程度不高等问题,提出了深化中学计算机教学实践的具体措施。
关 键 词:计算机 教学 实践
46. 微课在中职英语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意义和途径 (被引次数: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刘彩军    作者单位:青海省工业职业技术学校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微课这一新的教学模式逐步应用于中职英语课堂教学。较之传统教学,微课具有媒体素材多、教学内容少、重点突出、教学设计精良、示范案例典型、自主学习性强等特点。本文就微课应用的意义及实际
关 键 词:微课 中职英语 课堂教学
47. 提高小学作文教学水平刍议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耍生全    作者单位:湟中县康川学校
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概括总结了从单元学习入手,将习作教学贯穿到每节课,反复修改,注重讲评和反思等提高学生习作水平的做法。
关 键 词:小学 习作 教法
48. 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浅见 (被引次数:1) 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孙玉顺    作者单位:西宁市晓泉小学
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离不开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到生活中去,使他们切实地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学生真正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进而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关 键 词:数学 生活 联系
49. 我的作文教学思考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孙继香    作者单位:西宁市南大街小学
本文通过作文指导应解决什么问题,处理好习作指导过程中机械训练与创造性活动的关系,作文教学应过程化等几方面,对作文教学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作文教学中应重视的问题进行探讨。
关 键 词:作文 教学 探讨
50. 初中美术教学成果展示的几点心得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6年 007期    作者:简玉花    作者单位:大通县第六中学
美育之目的,是培养学生欣赏美、追求美、创造美的能力,学会用细腻的情感和艺术表达方式来表现美好的生活,塑造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全人格。学校教育要充分发挥美术课的优势,为学生搭建一个展现美术才华、张扬独特个性
关 键 词:美育 成果展示 校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