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部字段 标题 作者 授予单位 关键词 
当前位置:首页>学术期刊>中文期刊>青海教育
期刊封面
月刊  1957
期刊信息
主管单位: 青海省教育厅
主编: 郭风波
ISSN: 0529-3502
CN: 63-1006/G4
地址: 西宁市五四西路35号
邮政编码: 810008
电话: 0971-6310554 6302573
Email: qhjybjb@163.com
网址:

青海教育

分享到:
Qinghai Education

本刊是青海省教育厅主办的综合性刊物。

  •     目录   << 2012年 012 期 >>
21. 新课标理念下数学思维能力培养刍议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崔晓嵘    作者单位:西宁市五四小学
人人都渴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和探索者,尤其在学生的精神世界中,这种欲望显得特别强烈.《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小学生低年级学生年龄小
关 键 词:
22. 语文教学如何提升学生情感体验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孔繁珍    作者单位:海北州职业技术学校
生活中,常听到学生家长或周围人说,现在的孩子太"酷".这个"酷",不仅仅表现在外表的装扮上,更多是来自于孩子内心的冷酷和淡漠.我们可以想象,优越的生活环境、稀少的人际交往、高强度的学习负荷,已经剥夺了
关 键 词:
23. 试论对独生子女的家庭教育措施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张雪慧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
计划生育政策是我国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因而独生子女群体也将会长期存在并逐步成为我们社会的主体,他们将支撑起中国现代化建设,是中国未来的希望.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其他任何教育都不可替代的,所
关 键 词:
24. 培养学习独立性的意义及对策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徐恩恒    作者单位:西藏昌都第一高级中学
知识是学会的,不是教会的;能力是"做会"的,不是"讲会"的.传统的课堂里,学生是被"教会"的,不是自己学会的,而这种会往往是表面上的会,即心理学所说的"假知",而不是真正的会.所以,教师要改变旧的课堂
关 键 词:
25.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之我见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王琦    作者单位:格尔木市第七中学
要把一堂课上好,取得良好的效果,除了对教材教法的把握外,更主要的是把握学生.要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知识储备和对新知识的兴趣、动机、情感状况等.只有对这些情况有较好的了解,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1.必须做
关 键 词:
26. 对地理新课程标准的认识与体会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张九梅    作者单位:平安县第二中学
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认识地理环境,确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的最有效载体.在当今世界人口、资源、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人类正在重新审视自己以往所走过的历程,努力探索一条"人口、经济、社会、资源
关 键 词:
27. 摭谈教师的批评艺术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马之和    作者单位:互助县东山乡中心学校
随着新课程理念普及的逐渐深入,赏识、表扬、鼓励在课堂上热闹极了,真乃是"课改潮中说教育,听取掌声一片".诚然,表扬是一种易于使用且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而批评是教师对学生的不恰当思想和言行给予
关 键 词:
28. 初中英语课文整体教学法的运用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张振伟    作者单位: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第四中学
从课文整体阅读入手,把课文句段中的语音、词汇、语法等作为一个整体来教,通过课前预习、指导阅读、精讲精练等方法,最终达到对文章结构、内涵和外延整体理解的效果.这种整体教学法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综合运
关 键 词:
29. 开拓创新思维 优化作业设计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党玲英    作者单位:大通县桥头镇第一小学
布置批改作业是学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扩大学习知识面、巩固所学知识的又一有效手段.《语文课程标准》积极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又帮我们打开了作业设计更为广阔的思路
关 键 词:
30. 都是"好问"惹的祸原文获取 
[中文期刊]   刊名:《青海教育》   2012年 012期    作者:赵晓花    作者单位:黄南州中学
"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问"与"勤学"均被视为一种优秀的学习品行,源远流长备受推崇.然而,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也经常发现,不少师生心目中谦虚好问的好学生,往往成绩平平,这种学习、成长中
关 键 词: